编辑 | 鼓狮快讯区块链
本次访谈由鼓狮快讯 Colin Wu 采访了前 Facebook/Uber 高管秦汉,他创立的新创公司 Jarsy 是一家致力于将 Pre-IPO 股权代币化的创新平台,旨在以 Web2.5 模式推动未上市公司股权的代币化,降低传统投资门槛,让散户也能参与如 SpaceX、Redwood Materials 等热门 Pre-IPO 项目的投资机会。Jarsy 近期完成 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著名风投 Breyer Capital 领投,后者曾早期投资 Facebook 与 Circle,同时获得 Karman Ventures(由 Uber 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等硅谷巨头联合设立)及 Anchorage CEO、Mysten Labs CEO 等加密与科技领袖的天使支持。
在采访中,秦汉深入分享了其创业动机、产品逻辑、合规策略以及与 Robinhood 推出的 xStocks 模式的异同。他强调,Jarsy 以合法持仓公司股权为基础,发行经济权益代币,并选择循序渐进与监管协作的方式,而非绕过 SEC。他也提及当前 Web3 领域对 DeFi/TradFi 模式的融合趋势,以及 Jarsy 将来与中心化平台或交易所接轨的可能性。访谈中亦提到 Robinhood xStocks 模式对市场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未来合约与衍生品的潜在延伸方向。秦汉认为,未来 5–10 年内,代币化资产将走入千家万户,并重新构筑整个金融系统的底层逻辑。
完整音频,请在小宇宙等海内外主流音频平台,搜索鼓狮快讯关注收听。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观点不代表鼓狮快讯,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
秦汉自我介绍:清华、Facebook、Uber、Afterpay 经历
Colin:大家好,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秦汉来加入我们的播客。他目前创办了一家初创公司,主要聚焦于 Pre-IPO 股份的代币化,这是最近几个月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其实认识挺久了,这次特别请他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那不如先请秦汉介绍一下你的履历吧。
秦汉:好的,感谢。很高兴能来到鼓狮快讯区块链来聊聊代币化的话题,包括我们的一些实践和心得。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叫秦汉,就像“秦朝”和“汉朝”的那个秦汉。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专业是计算机。后来来到美国继续深造,攻读计算机博士,方向是 machine learning,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人工智能(AI)。我在美国读了五年 PhD,之后加入了 Facebook。2010 年时,我有幸和马克·扎克伯格一起共事,当时我参与了 Graph Search 的项目,因为 Facebook 的数据结构本身就是图形数据库为基础的。那时候,我的工位距离扎克大概就两个位置的距离,真的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和他一起学习、一起工作。
2014 年,我加入了 Uber,在那儿也有幸和 CEO、联合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我们都叫他 TK)共事。我参与了 Uber 中国的业务,从零开始做到与滴滴的合并,当时是 80 亿美元的规模。能和硅谷最优秀的团队一起工作,同时服务中国市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2018 年,我加入了 Afterpay,一家做「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的公司。有些人可能听说过这家公司。我在那里和 CEO、联合创始人 Nick Molnar 一起合作了四年。最后,Afterpay 以 300 亿美元的估值被 Square(现已更名为Block)收购。
从这三位非常成功的创业者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他们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如何定义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如何做出能改变世界、服务大众的东西。他们常常分享的一个观点是:一定要关注年轻人现在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痛点。于是当我们自己创业时,我们也去问遍全球的年轻人:你们在生活或事业中,遇到最困扰、最不开心、最难解决的事是什么?
结果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欧洲的年轻人,很多人都说同一件事:我们有互联网,我们每天关注埃隆·马斯克,梦想有一天可以移民火星,每次看到 SpaceX 发射火箭都很激动。但 — — 我们却无法成为其中的一员。换句话说,虽然我们很想投资这些公司,但它们还没有上市,我们也没有足够多的钱参与其中。因为传统的私募投资门槛动辄几十万美元,而我们可能只有几千或几万美元。那么有没有办法能让这些普通人也参与进来?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困惑。
于是我们团队就决定:既然这么多人都有这个困惑,那我们就来解决它。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本身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自然、顺理成章的底层逻辑或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因此我们结合了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用户的真实痛点,成立了现在这家公司 Jarsy。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人能够更便捷地接触 Pre-IPO 投资机会,甚至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产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流动性(liquidity)。这就是我个人的背景,以及我们公司创立的初衷和定位。
Jarsy 的启动历程与如何吸引 Breyer Capital 和 Karman Ventures 投资
Colin:你这个公司大概是什么时候启动的?
秦汉:我们最开始是从做用户访谈开始的,大概是在 2023 年。我们当时和很多潜在用户聊这个 idea,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后来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提 SpaceX,大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于是我们真正开始投入研发是在 2024 年初,到了 2024 年 7 月份,我们正式上线了产品。我们实际上已经运行了一年多了,也非常幸运,得到了全球用户的支持。我们的产品也在不断扩展,最早的第一个项目就是 SpaceX。之后用户不断提出,既然你们能帮我们买到 SpaceX,是不是也能提供 AI 类的项目,或者金融科技(Fintech)相关的 Pre-IPO 资产?所以我们慢慢地加入了更多未上市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线,帮助用户参与这些机会。
Colin:那你们现在团队大概有多少人?以及你们大概有多少用户?
秦汉:我们的团队目前还是比较小的,尤其是在硅谷现在 AI 应用非常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公司是以比较精简的方式在运作。我们的团队不到 10 个人,但分布在全球,比如硅谷、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团队。我们目前大概有几千个用户。我们其实没有特别大规模地去做市场推广,而是更关注那些真正有这种投资需求的用户,然后去服务他们。我们更希望先把产品打磨好,打造一个真正优质的平台,随着整体趋势的推进再慢慢扩大规模。
Colin:我看你们最近也完成了一些融资,这个也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
秦汉:我们非常有幸拿到了 Breyer Capital 和 Karman Ventures 的投资支持,还有一些业内的创业者和大公司 CEO 的参与。我们这轮总共融资了 500 万美元,是种子轮融资。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 Breyer Capital,这家机构也是 Circle(稳定币 USDC 背后的公司)的主要投资人。他们是 Circle B 轮融资的领投方。此外,Breyer Capital 的创始人 Jim Breyer 本人也是 Facebook A 轮的领投人之一,在中国曾与 IDG、Accel 合作,早期投资过百度和腾讯等公司。我们能够拿到 Breyer 的支持,真的非常感激。
至于 Karman Ventures,它背后的关联人其实就是 Uber 的联合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所主导的一个基金。我们能够同时与 Karman Ventures 合作,也感到非常幸运。
为何定义为 Web2.5,而非典型 Web3 公司?
Colin:我看你这轮融资有点像那种“family and friends round”,很多投资人可能是你过去的合作关系或朋友。其实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我注意到你们好像没有拿亚洲或者传统币圈 VC 的钱,是不是因为你们这轮融资是以股权形式进行的,而不是代币?所以可能币圈 VC 对此没那么感兴趣。
秦汉:我们在创立这家公司之初就为自己设定了几个原则。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发现有这个市场需求,就去做,而不是先贴一个 Web3 或币圈的标签。我们认为区块链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它可以作为金融系统的底层架构,逐步替代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自己更像是一个 Web2.5 公司,介于传统互联网(Web2)与区块链原生(Web3)之间的形态。我们也常常说是 DeFi 遇见 TradFi(传统金融),现在其实很多 DeFi 和 TradFi 的从业者都在向中间靠拢。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一家 Web2.5 企业。我们是一家以股权融资为核心目标的公司,而不是以发币为目的。虽然将来我们不排除会有 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的可能,但那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更关注的是把产品打磨好,把业务做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股票代币化的底层逻辑与 Jarsy 模式:经济权益代币而非股东身份
Colin:我们来具体讨论一下你们的业务模式。我其实有个疑问,因为在币圈里大家经常会接触到一种所谓的 “SAFT Token” — — 也就是在项目还没发币之前预先发行的代币,这和 Pre-IPO 的股票有些相似。但问题是,在币圈里如果你想要转让这种代币,通常必须获得基金会的许可才能操作。那放到股票这边,比如说像 SpaceX,如果公司本身不承认这种交易,那你们的代币买卖或者转移是否也会有问题?因为我理解你们的股份应该是从早期投资人那里获得的,对吧?我记得之前 Robinhood 好像也因为类似的问题被一些机构质疑过。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理解和解决的?
秦汉:关于 tokenization(代币化),其实行业内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我们认为,区块链真正的优势,并不在于把传统股票“照搬”到链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