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链上金融未来的思考 写在 2025 年 10 月 11 日市场剧烈波动之后  作者:BitMart Founder Sheldon Xia

开篇: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 2025 年 10 月 11 日,加密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爆仓事件。如果你正在关注这个领域,或许会问:这样的波动是否意味着区块链的实验失败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我想请你换一个角度思考:在这场极端压力测试中,哪些系统崩溃了?哪些系统活了下来?哪些系统受到了质疑?更重要的是,哪些系统会变得更强壮?

让我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是 BitMart 的创始人,从 2013 年进入区块链行业。过去接近 13 年里,我们的平台处理了数万亿美元的交易,服务超过 1200 万用户。我也见证了这个行业从投机狂热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转变。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个核心观点:LayerFi 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链上金融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个更基本的问题:金融系统究竟在解决什么?

一、金融的本质是效率与信任的平衡游戏

让我们先建立一个思考框架。想象你要把钱借给一个陌生人,你面临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你如何相信他会还钱?第二,这个借贷过程能否足够快速和便宜,让双方都觉得值得?这就是金融系统三百年来一直在解决的两大命题:信任和效率。

回顾:金融系统如何建立信任

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历史。1717 年,英国确立金本位制,用黄金这种稀缺的物理资产来担保货币价值。这是人类第一次用 ” 看得见摸得着 ” 的东西来解决信任问题。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我给你一张纸币,但这张纸币背后有真实的黄金作为支撑,你随时可以去兑换。

到了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信任机制变得更复杂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像搭建了一个信任金字塔:黄金在最底层,美元在中间,其他货币在顶端。但这个体系在 1971 年崩塌,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从此,信任开始从 ” 物理资产 ” 转向 ” 制度承诺 ” 和 ” 市场机制 “。

与此同时,效率的提升也在进行。20 世纪 60 年代,电脑化清算系统出现,金融交易从人工撮合变成电子化处理。想想看,以前要完成一笔交易,交易员需要在交易所大厅里手舞足蹈地喊价;现在只需要点击鼠标。这是技术如何提升效率的经典案例。

这里有个重要的认知:每一次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本质上都是在重新平衡效率与信任的关系。

传统金融的困境:信任成本侵蚀效率,摩擦系数持续上升

现在让我们看看当前的传统金融系统。它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建立信任。银行、交易所、清算所、托管机构,这些中介就像一个个 ” 信任节点 “,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

这个系统在工业化时代运行得很好。但在数字化、全球化的今天,问题开始显现。让我给你举个具体例子:

假设你在中国,想给美国的朋友转账 1 万美元。这笔钱需要经过你的开户行、代理行、收款行等多层机构。每一层都要收费,每一层都要进行合规审查。整个流程可能需要 1 到 3 个工作日,手续费可能高达数十数百美元。更重要的是,你无法实时看到你的钱在哪里,你只能 ” 相信 ” 这些中介机构会妥善处理。

全球金融机构每年在合规方面的支出达到数千亿美元,占大型机构运营成本的约 15%。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每次使用金融服务,都有相当一部分成本用在了 ” 证明这个系统是可信的 ” 上面,这就是它们的摩擦系数。

思考一下:如果有一种技术可以降低信任成本,同时保持甚至提升效率,会发生什么?

区块链的突破:用算法替代中介

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的意义所在。2008 年,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想法:我们可以用 ” 分布式账本 + 工作量证明 ” 来建立信任,而不需要依赖中介机构。

让我用一个类比来解释这个概念。传统金融就像一个中心化的图书馆,所有的账本都由图书管理员保管,你要相信管理员不会篡改记录。而区块链就像把这个账本复制了成千上万份,分发给所有人。每当有新的交易,所有人的账本都会同步更新。如果有人想篡改记录,他需要同时修改成千上万份账本,这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

2013-2015 年,以太坊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这场革命。Vitalik Buterin 引入了 ” 智能合约 ” 的概念。这意味着金融规则可以写成代码,自动执行。还是用刚才的例子:你想给美国朋友转账,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检查你的余额、执行转账、更新双方账户,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中介,几分钟就能完成,手续费可能只要几美元。

到 2025 年 10 月,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总锁仓量已经达到 1600 亿美元,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单日交易量峰值达到 800 亿美元。这些数字证明:用算法替代中介,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而是正在大规模实践的现实。

但是,纯粹的去中心化遇到了新问题

这里我需要帮你理解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虽然 DeFi 在技术上实现了去信任化,但它暴露出一个新的矛盾:体验与信任似乎无法兼得。

比如:纯粹的 DeFi 要求用户自己使用类似 MetaMask 的自托管钱包,管理私钥和助记词。这就像给你一把保险箱的钥匙,但告诉你:如果你弄丢了这把钥匙,或者写错了密码,你的所有资产都会永远丢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找回来。这对技术小白来说,门槛太高了。

另一方面,纯粹的中心化交易所虽然使用方便,但你需要完全信任这个平台不会挪用你的资产。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中心化交易所倒闭或跑路的事件,用户损失惨重。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LayerFi。它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能否在保持去中心化信任的同时,提供中心化的用户体验?

二、理解 LayerFi 的创新架构

现在让我们深入理解 LayerFi 到底是什么。很多人简单地认为 LayerFi 就是 CeFi(中心化金融)和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混合体,是一种妥协方案。但这种理解比较肤浅。

LayerFi 的核心设计哲学:分层架构

让我先用一个你很熟悉的类比来打开思路。想象你正在使用一个电商平台,比如亚马逊。你看到的前端界面是精心设计的——简洁易用,你可以轻松浏览商品、下单、支付。但在后端,有极其复杂的库存管理系统、物流调度系统、支付清算系统在运行。这些系统你不需要看见,也不需要理解它们的细节。

LayerFi 采用的正是这种思路:用户可见的前端追求极致体验,用户不可见的后端锚定去中心化信任。但这不是简单的 ” 前后端分离 “,而是更深层次的架构创新。

让我再用另一个类比来帮你理解这种创新的本质。想象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地基深埋地下,承载着整栋建筑的重量,必须极其坚固,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建好,但一旦建成就牢不可破。主体结构则需要足够强大来支撑各种功能,但不需要像地基那样过度设计。而顶层的观景餐厅,则是优雅精致的,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

没有人会质疑为什么地基和餐厅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设计——因为它们要解决的问题根本不同。LayerFi 正是将这种工程智慧应用到金融架构中。

LayerFi 的三层架构详解

现在让我具体拆解这个架构。LayerFi 将整个金融系统分成三个层次,每一层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最适合的技术方案。

第一层:结算层(Settlement Layer)——信任的基石

这是整个系统的地基,负责最终的资产结算和安全保障。在这一层,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去中心化和绝对安全,而不是速度。就像银行的金库,我们宁愿它慢一点、复杂一点,但必须绝对安全。

在技术实现上,这一层通常是以太坊主网或其他成熟的 Layer 1 区块链。所有关键的资产托管、所有权验证都在这一层完成。你的资产通过智能合约锁定在这里,这些合约是完全透明的、可验证的、不可篡改的。平台没有权限触碰这些资产,只有你通过密码学签名才能转移它们。

这一层的设计哲学是:慢一点没关系,贵一点也可以接受,但必须牢不可破。就像你不会因为银行金库的门太厚、开启太慢而抱怨——因为这正是安全的保证。

第二层:执行层(Execution Layer)——效率的引擎

这是系统的中间层,负责处理大量的日常交易和计算。在这一层,我们追求的是高性能和低成本。这就像建筑的主体结构,需要足够强大来支撑各种功能,但不需要像地基那样过度设计。

技术上,这一层通常采用 Layer 2 扩容方案,比如 Optimistic Rollup 或 ZK-Rollup。这些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把大量交易在链下高效处理,然后只把最终结果打包提交到结算层。就像一家公司的各个部门每天处理大量业务,但只需要定期向总部报告汇总结果。

让我给你举个具体例子。假设你在 LayerFi 平台上进行高频交易,每秒可能有几十笔交易。如果每笔交易都要在以太坊主网上确认,你会因为高昂的 Gas 费(可能每笔几十美元)和缓慢的确认速度(可能需要几分钟)而崩溃。但通过执行层,这些交易在 Layer 2 上瞬间完成,费用只要几美分,速度达到毫秒级。然后系统会定期将批量交易的结果打包提交到结算层,确保最终的安全性。

这种设计让你既获得了速度和成本优势,又保持了最终的去中心化安全保障。这不是妥协,而是在不同层面实现各自的最优解。

第三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体验的界面

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层面,负责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和丰富的功能。在这一层,我们追求的是极致的用户体验。这就像摩天大楼顶层的餐厅,必须优雅、舒适、易于使用。

在这一层,平台可以采用中心化的方式来优化体验,因为这一层不涉及资产控制权。

你可以用手机号或邮箱注册,而不需要理解什么是私钥。你可以通过客服获得实时帮助,就像使用传统的金融 APP 一样。系统会自动处理复杂的技术细节:Gas 费的计算和垫付、地址格式的验证、交易路径的优化、实时的行情分析和风险提示。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的体验尽可能流畅。

但这里有个至关重要的设计原则:虽然这一层是中心化的,但它没有权限触碰你的资产。就像餐厅的服务员可以为你点餐、倒水、介绍菜品,但他们无法从你的钱包里拿钱。你的资产始终锁定在第一层的智能合约中,只有你自己通过密码学签名才能转移。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14日

15:07
最新消息来自鼓狮快讯,Hypurrscan 数据平台最新披露的一组惊人数据,将麻吉大哥黄立成的加密货币交易风险推向了风口浪尖。据悉,黄立成在以太坊市场持有的一笔25倍杠杆的多头仓位,其清算价格仅为3953美元,距离触发清算仅一步之遥,目前仅差50美元。这一数字背后,是高达40.5万美元的浮亏,足以让任何投资者为之咋舌。 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杠杆操作既是机遇也...
15:07
Solana 价格强势反弹,最新交易价格已突破 200 美元大关,报收于 200.55 美元,日涨幅高达 3%。这一积极走势的背后,是市场鲸鱼持仓的显著增持以及机构资金的持续流入,共同为 Solana 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此前 Solana 价格曾遭遇剧烈回调,一度跌至 178 美元的低点,但如今市场情绪已出现明显逆转。 此次反弹的催化剂之一,...
15:07
最新市场快讯:近期4小时K线图揭示价格走势呈现显著波动特征。数据显示,当前价格较2025年10月13日20:00已出现明显下滑,但相较于10月8日08:00仍有一定反弹,而与10月12日16:00相比则持续走低。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近期呈现出一根强劲的大阳柱形态,但最后一根K线转为阴线,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形成典型的"上吊线"信号。 从成交量变化来看,当前交易量...
15:06
Kraken 宣布完成对 NinjaTrader 的 15 亿美元收购后,再次展现其雄心勃勃的扩张战略。如今,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式为美国用户提供 CME 集团衍生品交易服务,涵盖石油、黄金、主要股指及加密货币等多元化资产类别。这一重要举措不仅显著增强了 Kraken 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更使其在竞争激烈的交易市场中对标 Robinhood 等传统金融巨头,...
15:06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揭露了地球同步卫星传输数据的安全隐患,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敏感信息并未采取加密措施。研究人员发现,仅需约600美元的简易设备,便足以拦截包括军事通信、加密密钥在内的关键数据,这无疑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专家强烈建议公众提升隐私保护意识,主动使用VPN服务和端到端加密应用,以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值得注意的是,部...
15:06
市场对于美元走势的争论正白热化,而汇丰银行最新研究却指出美元可能继续承压。汇丰全球外汇研究主管保罗·默克尔在其最新报告中明确表示:"美联储重启宽松政策周期,同时美国经济成功避免衰退的情况下,历史数据反复证明美元将呈现弱势,这种周期性规律难以逆转。" 近期美国经济复苏的利好传闻,叠加法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确实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美元自7月...
15:06
最新市场分析显示,知名交易员 Peter Brandt 近期对 XRP 代币的图表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信号。Brandt 指出,XRP 价格已成功突破一个持续长达数年的对称三角形模式,这一技术形态突破通常预示着价格可能出现显著上涨。值得注意的是,该三角形模式横跨了 2018 年至 2025 年的漫长周期,其突破意义尤为重大。 在 Brandt 此前的市场预测中...
15:06
鼓狮快讯报道:一位曾预测市场崩盘的比特币“巨鲸”以10倍杠杆建仓3,440 BTC(3.92亿美元)空头仓位,平均入场价为115,783美元,平仓价接近128,000美元。此前,他通过做空上次市场崩盘获利1.92亿美元。链上数据显示,抛售压力有所上升,其中包括20亿美元的BTC转入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15:05
Zcash 近期在 10 月份强势突破历史高点,这一显著涨幅重新激发了市场对隐私币领域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Syscoin (SYS)、Celo (CELO) 和 iExec RLC (RLC) 等项目展现出强劲的早期增长势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Syscoin 通过创新性地融合比特币的安全性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功能,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区块链生态系统。近期该...
15:05
市场快讯:近期美股期货市场持续承压,三大指数期货全线下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达1%,表现最为疲软;标普500指数期货亦下跌0.75%,道琼斯指数期货则收跌0.54%。从技术面来看,美股期货连续多个交易日走低,显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波动主要受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政策动向及企业财报表现,以评...
15:05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推文代币化项目 Trends.fun 近期发起了一项创新活动——「为 Solana 征集中文名」,旨在为 Solana 寻找更具文化内涵的中文名称。活动特别设立了价值 100 SOL 的丰厚奖池,为参与者提供丰厚的激励。 参与方式十分简单:用户只需引用并转发官方发布的推文,并在评论区提交自己为 Solana 提议的中文名即可报名参赛。奖励机...
15:05
金融评论权威媒体 Zerohedge 近期发布深度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正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军备竞赛,其背后是各国政府持续加码的资本投入。该媒体强调,这场竞赛的巨额开销最终将由纳税人承担,并揭示了这一趋势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深远影响。Zerohedge 指出,黄金、白银与比特币价格的持续飙升,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为支持人工智能竞赛而大规模增发货币,导致全球货币体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