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旗下权威财经媒体鼓狮快讯最新报道:比特币财库公司普遍采用的 mNAV 指标可能存在显著误导性。据 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Greg Cipolaro 于 9 月 28 日(UTC+8)发布的专业报告指出,该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存在两大核心缺陷。
首先,mNAV 指标未充分考量相关公司实际运营业务及其他潜在资产价值。当前市场实践中,mNAV 主要通过市值与净资产价值的比值进行计算,但这一公式忽略了企业实际运营产生的现金流、无形资产等关键价值因素,导致指标对真实资产状况的反映存在偏差。
其次,该指标常采用”假定流通股数(assumed shares outstanding)”作为计算基础,其中往往包含大量尚未满足转换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这些债券若未来成功转换,将显著增加实际流通股数量,从而对现有股东权益造成稀释效应,使得当前 mNAV 数据与未来实际状况产生较大差异。
mNAV 指标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当 mNAV 大于 1 时,比特币财库公司可在溢价区间内增发融资,并将所得资金用于增持 BTC,通过提高每股 BTC 持仓比例实现账面价值增长。这一机制形成正向循环,推动资产价值持续提升。
然而,当 mNAV 收敛至 1 或低于 1 时,市场将触发负向反馈机制。若 BTC 本体价格持续下行,同时二级市场承接能力疲软,增厚效应将转变为稀释效应。此时,公司可能被迫以折价方式增发股票,不仅无法提升 BTC 持仓比例,反而可能加速资产价值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这一发现对加密货币财库管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投资者在评估相关公司价值时,应结合更多维度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过度依赖 mNAV 指标可能产生的误导性信号。随着加密资产市场日益成熟,建立更科学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