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狮快讯报道:英国比特币国库公司Satsuma Technology近日成功完成2.17亿美元的融资,然而这笔交易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操作模式。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中超过一半的资金并非通过公开市场交易,而是以直接比特币捐赠的形式注入,随后公司再将这些BTC兑换为自有股票。这种绕过传统交易渠道的做法,不仅使得资金流向难以追踪,更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对散户投资者权益构成潜在威胁。
目前市场上,建立比特币国库已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选择。以Strategy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领导者,正积极推动这一趋势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部分企业可能并未按照预期执行比特币采购计划。以Satsuma Technology为例,其最新公布的融资方案中,1.28亿美元的投入来自直接BTC捐赠,这意味着交易过程中并未涉及任何法定货币交换。
这种操作模式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像Strategy、Metaplanet和GameStop等公司通过股票稀释方式筹集数十亿美元用于比特币投资,在抬高每股BTC价值的同时,也侵蚀了原有股东的权益。但若企业无需公开市场购买BTC,那么这种国库建设模式可能并不会增加实际比特币需求。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高度不透明的交易方式类似于预挖代币,若公司以优惠价格出售相关股票,将直接稀释散户投资者的持股比例。
需要强调的是,Satsuma的新闻声明并未明确承认以折扣价换取BTC的行为。但若股价后续快速上涨,这种操作将产生追溯效应,因为散户投资者根本无法参与此类融资。尽管如此,这一案例仍展示了精妙的金融工程手法。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关注每股BTC收益率这一新基准指标,能够提升BTC支持量的公司往往表现更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筹集资金购买BTC,提升BTC/股比例,股价上涨,再重复这一过程。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高度依赖BTC市场走势,一旦出现大幅回调,相关公司将面临严重的股权回撤风险,股东只能接受被稀释的股票和账面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快速筹集资金投入BTC的做法,给市场造成了”即时拥有”的假象。但通过监管文件可以明确看到,股票稀释是真实存在的风险。这一现象揭示了加密货币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管漏洞,需要行业参与者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