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在8月3日的一次技术探讨中,著名企业家马斯克通过AI助手Grok就量子计算破解比特币算法(SHA-256)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询问。根据IBM最新发布的量子计算机研究进展报告,Grok给出的权威回答指出,基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以及行业专家的综合评估,在接下来的五年内,量子计算成功破解SHA-256算法的概率几乎为零。而到了2035年,这一概率预计将下降至10%以下。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部署数百万个纠错量子比特。然而,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量子计算系统在量子比特数量上仍存在巨大差距,其最大支持量仅为约1,000个易受噪声干扰的量子比特。这一技术瓶颈使得比特币的哈希值目前依然保持着高度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其核心安全机制正是基于SHA-256算法。该算法通过复杂的哈希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唯一输出,具有极高的抗碰撞性和单向性特点。即便未来量子计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可预见的未来,SHA-256算法的安全性仍将得到充分保障。
这一技术评估结果对于整个区块链行业具有重大参考价值。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监管机构和加密货币社区正密切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目前,业界普遍认为通过算法升级和量子-resistant加密方案,可以进一步巩固区块链系统的安全防线,确保数字资产在量子时代依然能够保持其价值存储和交易媒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