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正要律师
一、什么是U商?
USDT商家通常被称为“U商”,广义上也可称为“虚拟货币经销商”或“虚拟货币承兑商”,在币圈中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OTC商家”。由于我国目前禁止任何虚拟货币交易所对大陆居民提供服务,但并未完全禁止大陆居民投资虚拟货币,因此OTC交易模式成为国内用户购买虚拟货币的主要渠道(此外还包括少部分的散户间交易、直接向矿场购买等方式)。U商群体在虚拟货币交易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数量庞大且活动隐秘,是国内虚拟货币流通的重要环节。
二、U商的业务模式有哪些?
U商的业务模式看似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从兑换方式上看,存在以下模式:
1. 现金与USDT的双向兑换;
2. 转账与USDT双向兑换;
3. 黄金与USDT双向兑换;
4. 外汇与USDT双向兑换。
(二)从盈利方式看,存在以下模式:
1. 在同一交易所中分别挂单买进和卖出;
2. 在不同交易所之间分别挂单买进和卖出;
3. 通过聊天软件、网络社群发布买单、卖单信息进行私下交易;
4. 通过网络、熟人介绍等线下交易。
上述所有业务模式本质上都是低买高卖、搬砖套利。尽管目前U商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但仍有人不断涌入这一领域。当所有人都知道某个行业赚钱时,往往意味着风险的到来。作为U商,只有充分了解自身的法律风险,才能更好地合规经营,确保安全。
三、U商的法律风险
当前U商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刑事法律风险,部分业务模式还可能涉及行政法律风险。刑事法律风险直接关系到U商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除了自身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U商还可能成为诈骗、盗窃等刑事犯罪的受害者;行政法律风险则主要体现在财产损失(如被罚款)和银行卡被冻结等方面。
(一)刑事法律风险
刑事法律风险是悬在U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U商群体之所以较为低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常曝出的U商被刑事立案的新闻。从刘律师代理的多起U商涉刑案件来看,当前U商面临的主要刑事风险包括:
非法经营罪:有人称非法经营罪是经济犯罪领域的“寻衅滋事罪”,其司法解释多达38个。U商涉嫌非法经营罪常见情形包括业务中涉及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非法买卖外汇业务。现实中,U商很少会承认自己参与这两种业务,最多只认为自己是在买卖USDT过程中赚取差价;但如果U商的交易对手被查获在从事非法资金支付结算或非法买卖外汇,办案人员首先会怀疑U商是否与对方为同伙。
在法律实务中,当一个人的客观行为为犯罪提供了帮助时,若想无罪,必须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没有与违法犯罪的交易对手有相同的意思联络。法律规定上,一个人无需证明自己无罪,而是要司法机关证明自己有罪;但实务中并非如此,如果U商明知对方在从事非法经营犯罪仍提供帮助,极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犯;如果U商虽然表示自己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业务,但在案证据(甚至包括口供)能证明U商知道或应当知道交易对手的非法经营活动,做无罪辩护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因其低门槛而在网络犯罪中被大量适用。虽然我国刑法要求行为人明知他人进行网络犯罪并提供帮助才构成此罪,但实务中并不反对主观推定。对于U商来说,一些不符合市场行情的反常行为,如低于市场价卖出、高于市场价买入、使用加密通信软件规避审查、大量使用他人的支付或收款账号等,都极有可能作为指控U商主观有犯罪意图的证据。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隐罪是仅次于帮信罪的存在。即使在帮信罪的语境下,如果U商在“明知”(理论上)的情况下,仍为涉嫌犯罪的交易对手提供虚拟货币,帮助其转移、洗白涉案赃款,就很有可能涉及掩隐罪。
此外,洗钱罪、诈骗罪、开设赌场罪、传销犯罪等都是U商们需要时刻警惕和防范的刑事风险。至于具体的应对措施,刘律师日后再详细探讨。
(二)U商被骗风险
“山外有山”“常在币圈混,哪有不湿鞋”,U商也难免会遇到手段高明的“收割者”。例如,U商A先生向B先生出售USDT,B提供自己的钱包地址,然后让第三人C将钱款转入A先生的收款账户。当A先生询问缘由时,B解释说C刚好欠自己一笔钱,所以让C直接代付了。最终结果是A的收款账户很快被公安冻结。A先生到公安询问后才知道,C其实是电信诈骗的受害者,B骗了C后直接让C将资金转给A,从而骗取了A的USDT币。
这个例子是最简单的骗局,现在针对U商的骗局早已升级到更高级的版本。此外,一些简单粗暴的线下抢USDT、线上盗USDT等在U商群体中也时有发生。
(三)行政法律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被行政处罚的风险,尤其是涉及非法买卖外汇。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私自买卖外汇、擅自经营结售汇等情况,不仅要被没收违法所得,还要被处以巨额罚款。
四、如何防范风险?
U商能够在当前的虚拟货币强监管政策下生存,主要得益于我国目前并未禁止公民个人、法人、其他组织进行虚拟货币投资,同时依托于头部的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的KYC等合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U商们构建了一道防火墙。
然而,刘律师之前也分析过,U商的交易模式多样繁复,很难总结出一套全方位适用的法律风险防范指南,只能针对频发的安全事件提出以下法律建议:
(一)对于明确知道(或经判断极有可能)交易对手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业务要果断拒绝;
(二)对于交易对手做好KYC认证,如身份核实、审核银行/支付宝/微信流水、本次交易不得用于违法犯罪的承诺(文字+视频);
(三)承兑利率最好与市场利率一致,至少不能相差太大(以一般市场行情、交易惯例为准,比如每一笔赚或赔不超过千分之五);
(四)保留好和交易对手的聊天记录,不建议使用境外加密聊天软件、阅后即焚聊天软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U商朋友们要时刻关注我国对于虚拟货币的政策规定,了解最新的司法动向(判例、实务文章),以及法律专业人士的实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