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鼓狮快讯播客特别邀请了Boundless CEO Shiv Shankar与RISC Zero全球市场负责人Tina Liu,围绕Boundless主网发布、ZK证明性能突破以及代币经济模型展开深度对话。Boundless作为RISC Zero推出的可验证计算层(The Verifiable Compute Layer),采用Rust语言构建,通过模块化设计简化ZK集成,以链下计算链上验证的方式,批量处理多系统证明,显著降低链上验证成本并提升开发效率。

对话核心内容聚焦于ZK技术的产业化进程、Boundless的去中心化实践、代币经济模型的公平性设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Boundless主网上线首日即实现去中心化,采用Proof of Verifiable Work(PoVW)机制按贡献度分配奖励,强调”多做多得、不可伪造”的核心理念,力图避免单点垄断风险。主网公测期呈现Jevons效应:成本下降反而推动使用面扩大。项目自定位为”ZK计算的运营与分发层”,通过与Stellar、Base、EigenLayer等机构合作拓展需求端,并强调ZK(尤其是STARK体系)对后量子时代的天然优势,辅以开放竞价与”云厂价上限”机制对抗算力垄断。

音频由GPT自动转录,可能存在误差。建议收听完整播客内容,作者观点不代表鼓狮快讯立场,请读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收听渠道: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8d51007b4befcf730e3b9f5)、YouTube(https://youtu.be/eJy_F3X8Ci4)。

## 个人背景介绍

Shiv:大家好,我是Shiv,Boundless的CEO,全面负责项目运营。在Web3领域,我曾在RISC Zero负责工程与产品,在Avalanche L1背后的Ava Labs统筹工程团队,也在Coinbase主导多个工程项目。Web2经历包括Amazon、Microsoft、Grab和Lyft,技术背景聚焦于存储系统与数据库设计,管理经验则集中于不同垂直行业的市场机制。

## 以太坊区块证明性能突破

Shiv:两年前ZK技术还停留在学术阶段,Vitalik曾预测距离应用需要5-7年。但行业以超预期速度发展,RISC Zero推出的ZKVM成为重要起点。目前已有四五个团队能在12秒内完成Ethereum区块证明,今年年底将覆盖全部区块。Base、EigenLayer等团队为产品化落地,必须达到这一性能水平。Boundless的定位是将ZK从底层技术转化为各链各场景的部署方案,通过平台机制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ZK整体进展非常满意。

## 代币经济模型设计

Shiv:Boundless坚持主网上线即去中心化的核心原则。代币发行与激励分配采用自研协议Proof of Verifiable Work(PoVW),可按密码学安全方式记录参与者贡献,实现按贡献度分配奖励。例如,贡献量是他人两倍的参与者将获得两倍奖励。大参与者可能获得高比例奖励,但小参与者仍能获得有价值的回报,体现”按贡献公平分配”理念。我们不主张简单空投后价格回落的做法,而是希望逐步将协议控制权交给社区,3-5年内实现完全自治,让所有参与者在同一协议上公平竞争。

Tina Liu:我补充一个小故事。上个月我访问日本时,遇到一位日本前十名prover。这位前Ethereum矿工在PoS转型后完全停止挖矿,直到Boundless才重新参与。他特别吸引于PoVW的全新范式。BitFuFu等长期PoW参与者也选择与我们合作,正是看重我们创新的公平挖矿机制。

## 空投分配问题回应

Shiv:Kaito空投支持远超预期(7150万美元),我们不可能全部接纳否则会失衡。我们尽力让长期支持者通过Kaito以优惠价格获得部分代币,这是当时约束下能做到的最好方式。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客观上不可能。我们理解部分朋友错过后会失落,但Boundless坚持长期主义,已开启与Stellar合作,推进与NetherMind、Conduit、EigenLayer等项目的长期合作。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协议。

更具体地说,ZK可验证计算属于应用层而非结算层,需要大规模扩展的是应用层与计算层。我们构建的正是这部分更大体量的层(通常是结算层的4/5/10倍)。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次性协议,而是持续创新:ZKVM、PoVW、去中心化证明网络,并将在关键路径上持续创新。空投分配已尽可能公平,但数学模型有其边界,操作层面也存在小概率问题。行业尚新、系统复杂,我们仍是小团队,在尽最大努力推进,但前路漫长,仍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Tina Liu:关于Kaito空投,我们始终目标是尽最大努力让更多人受益。正在集中收集未获得空投或申领问题的用户信息,若他们愿意继续为生态贡献,我们将开放其他机会,如社区大使计划。同时正在整理申领问题用户名单,将尽快协助解决。

## RISC Zero ZKVM应用场景

Shiv:在可验证计算前提下,链上执行成本昂贵的计算(如加解密、哈希算法)ZK极具价值。若放在智能合约内执行会消耗大量gas,高频计算面向数百万用户将产生巨额交易费。中心化捷径会引入信任假设与单点故障。ZK的意义在于将繁重计算移至链下执行,仅提交证明到链上。以EigenLayer计算为例,链上执行需约14-15亿gas(相当于20-25个区块),成本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ZKVM内完成仅约5-6美元。但计算由谁执行?自建机房或AWS不符合去中心化需求,这正是Boundless提供的开放证明者市场:无单点控制、无准入歧视,市场化竞争。在Web3中若不补贴证明成本,就等于放弃重要动力来源。Boundless通过代币机制补贴证明成本,prover通过竞争提交证明来挖代币,主动压低证明报价。主网beta已接入约2700名prover,数千台机器,竞争激烈到多数证明被免费完成(中位数、90分位数价格均为$0)。主网上将出现同样补贴效应,显著提升ZK采用意愿并扩展市场规模。

存在明确经济效应:高效用资产价格持续下降时,使用量反而上升。这与煤炭催生蒸汽机、推动工业化类似,算力也是如此。当算力成本不断下降,使用量反而会上升。对应到ZK,当其成本越来越低,将在Web3与Web2各类用例中全面普及。

## AI与ZK结合的未来展望

Shiv:AI与ZK都是强数学驱动领域,人才技能重合,硬件栈(GPU等)高度一致。当大家谈论AI时,往往指向智能体/Agent(agentic web)。用户希望对Agent说:”我有100美元,我的意图是这样,请替我完成。”但Agent是否做了正确的事?如何证明它?必须让Agent运行在可验证环境中,ZKVM正是这个环境。更有趣的是,ZK性能快速提升:明年年初将出现ASIC等专用硬件,RISC Zero今年将发布提速10倍的证明系统,叠加ASIC后可高效运行简单AI模型。这条路径与区块链类似:初期认为ZK要5年才能落地,2年内就开始采用,Ethereum甚至调整路线图适配ZK。未来也会如此:初期可能速度慢,但6个月后会发现已足够,运行简单Agent不需要Gemini级别大模型,更小的开源模型即可。明年就会出现可验证的Agent,在各类场景中广泛落地。

核心仍在成本。关于单次请求成本的数据层出不穷,甚至有”ChatGPT里说一句谢谢,对方回一句不客气,这类礼貌往复就会累计成可观成本”的趣闻。成本来自GPU与大规模算力。Agent与AI走向规模化如何压降成本?Boundless提供了答案:要么自己承担全部原始成本;要么与社区协作,共享收益。这就是Boundless的定位,要充分应对Agent与AI走向规模化到未来。

最后一点,Boundless对ZK技术持中立态度。新ZK技术出现时,会在Boundless内采纳接入,并非与RISC Zero绑定。两年前就预期会有大量团队涌入,不可能与所有人正面竞争,更好的路径是搭建机制,让所有ZK创新都能插拔接入并获益。就像AWS、Azure、Google Cloud不断引入新技术一样,Boundless也会不断引入ZK与AI的新成果。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展方向。

## 面向未来的安全性

Shiv:在ZK若干分支中,部分证明体系天生具备量子抗性,特别是STARK证明被普遍认为对量子攻击更友好。这也是ZK优势之一,围绕以太坊后量子安全演进,社区也在研究将这类方案纳入路线图。RISC Zero正与Ethereum及其他团队开展相关研究。以太坊后量子安全演进很大程度上会依赖ZK,同时ZK自身也在持续推进各组件的量子抗性强化。按判断,5-7年内将有实力雄厚的参与者拥有相当可用的量子计算机,这意味着公共账本3-4年内就应具备后量子防护能力。

我常用一个类比:AI是”矛”,区块链与ZK是”盾”。大家都在惊叹”矛”的锋利,但我们也必须打造更强的”盾”。1. 让已写入的数据不可被任何力量篡改;2. 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与写入新数据且同样不可被破坏或伪造。这正是ZK的意义,且至关重要。

至于如何防止形成垄断,这正是可验证工作量证明的优势,它确保按贡献获得相称回报,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公平受益。当然,这不等于不会出现大型提供方在某个阶段占较大市场份额。只要他们持续向用户提供服务,市场就会做出选择。设想我运营一个超大数据中心,为了抢占市场把价格压到极低,一度拿到70%的份额,接下来怎么办?一旦我提价超过某一阈值,其他提供方就会回流;同时,AWS、Google Cloud等链下计算始终以某个底价对外供给,构成外部价格上限。因此,不可能把价格长期抬到高于原始计算成本的水平。有人”吃独食”的可能性趋近于零。对prover来说,过度补贴以”吃下市场”反而是糟糕策略:真正受益的是有证明需求的一方,使得他们长期以免费/补贴价拿到证明。而只要你一提价,就不能超过外部可替代计算的成本上限。可以把它类比为网约车:你可以涨价,但涨不过”原本出租车或自有车辆的使用成本”,从而导致用户转向。这种持续向下的价格压力,正是Boundless设计的妙处。

## 未来合作计划

Shiv:关于中国开发者和矿工。自从以太坊转向PoS后,很多人对”挖矿时代”的终结感到失落。如今只剩Bitcoin可挖,而它的机制虽然优雅,但有一个几乎”终局式”的结论——算力最多者胜。因此你已很难作为一个小规模prover参与竞争;你当然可以加入,但获得区块奖励的概率微乎其微。Proof of Verifiable Work(PoVW)与ZK mining带回了那种参与感与乐趣,也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的全新解法。据传中本聪很久以前在一封邮件里(Crypto Twitter有截图流传)就说过:他希望自己更了解ZK,因为ZK看起来非常适合用于PoW。这话并不为过——只是ZK需要再发展5-8年,才能把PoW”升级”为PoVW。这点让人非常兴奋。我许多做得非常出色的开发者朋友,如今都在以prover的身份参与。为什么?就是好玩:用更好的策略、彼此协作,去打败算力更多的人。整个机制干净且公平,运行在Ethereum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都完全透明。大家因此热情高涨,我也希望正在收听的各位能参与进来,动手构建有意思的东西。

有个主网beta时期的小故事:有位刚高中毕业、正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在排行榜上长期位居第一,因为他琢磨出了比其他人更优的运行方式;在只有小规模设备的情况下,他打败了那些设备数量是他5倍的参与者。这样的案例会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能获胜——这才是公平排行榜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于韩国等市场:韩国在加密普及率和民众兴趣方面非常独特。同时,韩国用户逐步形成了对新与旧、可用与不可用、重要与不重要、长期与短期的辨识能力。我希望大家把我们视为一个长期项目,并把我们纳入DeFi应用堆栈。不仅是韩国,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把我们视为一个值得出现在其本国政府计划中的项目——无论是隐私保护、稳定币、交易所还是L1。我听说Upbit正在自研L1,若能与之合作,那将非常棒。我们的目标是踏实构建。我并不在意一些短期噪音。我在Amazon时经历了AWS的发布;在Microsoft时,我曾参与Azure的早期值守。我见证了这些基础设施计划的启动。那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公司做成万亿市值?如何成长为全球的计算、数据与分析服务提供者?这就是所谓的Seattle spirit。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诞生云计算巨头,并非偶然——因为这里的人既想得深,也想得广。这也正是我们想走的路。对任何社区而言,我希望你们看到:我们专注于深度技术的构建,并确保它被广泛用于各种应用。其他的一切,不过是话题与噪音。我们的底层代码是忠于所有”建设者、创新者、发明者”。

Tina Liu:我补充一下中国社区与我们的后续计划。就挖矿而言,我们基本已经把中国的大型矿工都接入主网了:包括BitFuFu、Nano Labs、6Blocks(powered by Shai Chu)、ZK Pool、Canaan等等。现在这些矿工都已在主网上运行。我们的目标是持续吸纳更多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乃至全球的矿工加入我们的主网。我们对此很有信心——主要因为当前对他们而言,挖矿收益仍然很可观,吸引力强,因此继续扩容并不困难。关于韩国市场:在TG之后,一个项目仍能在社交媒体上保持很高的话题占有率与正向舆情其实并不多见。我们会继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努力保持良好的品牌口碑。同时我们也在拓展日本、土耳其、俄罗斯等市场,让项目持续增长、做大做强。我们的目标是迈向”万亿美元级”的公司规模。

## 长期愿景

Shiv:所谓”万亿美元”,更像我们的北极星目标:如果可验证计算按我们的设想发展(这不会在1-5年内完成,更可能需要约10年),届时整个行业都会是以”万亿”为量级的市场,我们希望一直在场。我不希望只有我们一家。我们更希望在我们周围形成一个生态体系:许多公司各自做有意思的事,而我们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提供底层动力。这才是提升整个生态的正确方式。相反,”一切都要在我的平台上构建、所有产品的起点与终点都是我”——这种狭隘愿景既不现实,也不利竞争。

我们将Boundless打造成互联网规模(internet scale)的基础设施。我们也认为互联网本身仍有增长空间。加密行业最初的目标,就是把这些服务带给尚未被覆盖的人群。我们希望能把蛋糕做大,帮助这块”蛋糕”成长,帮助政府实现规模化:正如我们刚讨论的抗量子问题——大型政府需要私营部门的技术支持来实现后量子安全。我们可以以开源、完全公平的方式提供这些技术,让所有人取用并受益。因此,在我们看来:凡是在公开环境下进行计算的主体,都应当能在Boundless上计算。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26日

01:11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再引市场高度关注 据鼓狮快讯最新消息,知名证券公司城堡证券创始人格里芬近日发表重要观点,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再度实施降息政策。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鉴于当前美联储已将政策重心转向劳动力市场,今年内美联储或将进行最多两次降息操作。这一判断主要基于美联储对当前就业市场表现出的显著担忧——近期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出现下滑趋...
01:11
OpenAI 隆重推出 ChatGPT 划时代新功能——"Pulse",专为追求高效生活的用户量身打造。这项创新服务可在用户酣睡之际,自动生成个性化晨间报告,将全球资讯与专属建议悄然送达您的枕边。Pulse 功能目前面向 ChatGPT 专业版订阅用户开放,起订价每月200美元,即可尊享5-10条精心编排的晨间简报。每份报告均包含当日热点新闻摘要,更可根据您...
01:10
最新市场动态:BLESS 代币遭遇剧烈波动,价格单日暴跌 44%,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衍生品市场流动性出现显著外流,二是大量合约被强制平仓。尽管币安交易数据显示强劲的买入动能,多空比高达 1.98,显示出部分投资者的积极抄底行为,但整体市场情绪依然悲观,恐慌指数维持在 0.94 的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未平仓合约的融资利率呈现...
01:10
XRPL月稳定币交易量突破10亿美元 长城崛起为顶级机构DeFi结算层 鼓狮快讯深度报道:Ripple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XRPL网络月稳定币交易量已强势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一里程碑式成就使其正式跻身全球顶级机构DeFi结算层行列。作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领域的先锋,该账本技术已位列行业十大区块链榜单之中,其持续领跑的关键驱动力主要源于两大创新突破—...
01:10
XRP 价格在 2.83 美元关键支撑位附近承压,市场情绪因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 21.8 万而出现微妙变化。这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的 23.5 万,凸显出劳动力市场的强劲韧性,为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尽管就业数据表现积极,但整体经济环境仍显复杂,使得美联储降息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自 9 月 17 日以来,XRP 价格已累计下跌 8%,技术指...
01:10
XPL 市值飙升突破 18.95 亿美元 据权威数据平台 Coingecko 最新统计显示,加密货币 XPL 在 9 月 26 日的市值已强势突破 18.95 亿美元大关,这一亮眼表现使其成功超越 ATOM(当前市值约为 18.94 亿美元),在主流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中攀升至第 74 位。这一跃升不仅彰显了 XPL 近期的强劲增长势头,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加密...
01:10
最新消息显示,根据 Onchain Lens 的实时追踪数据,过去 16 小时内共有 5 个新创建的以太坊地址从 FalconX 项目提取了高达 173,654 枚 ETH,折合约 7.075 亿美元。这一大规模资金转移事件引发了加密社区的高度关注,市场分析师正密切关注其潜在影响及后续动向。FalconX 作为备受瞩目的链上资产管理平台,此次巨额资金流动或暗...
01:10
鼓狮快讯重磅消息:意大利经济部长近日明确表示,备受瞩目的数字欧元计划预计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才能正式落地实施。这一时间表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更凸显了欧盟在推进数字货币战略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全面波动,各种数字资产价格大幅震荡,市场参与者普遍担忧这种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
01:09
Share 宣布完成 500 万美元融资,领投方为 Coinbase Ventures,其他知名投资机构也参与其中,这笔资金将用于开发一款创新的社交交易应用。该平台的核心功能在于整合 Solana、Base 和以太坊三大公链的实时链上交易数据,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跨链交易洞察体验。 作为一款革命性的社交交易工具,Share 允许用户实时追踪感兴趣的钱包地址,...
01:09
鼓狮快讯重磅追踪:在美国关键通胀数据公布前夕,比特币交易价格稳稳站在11.13万美元关口,市场走势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根据最新预测数据显示,高达61%的预测市场用户认为比特币将迎来下跌,跌破10.5万美元支撑位,但资深分析师指出,明日即将公布的个人消费支出(PCE)数据将成为市场风向标——若数据表现强劲,通胀压力持续,恐将给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下行压力;...
01:09
鼓狮快讯重磅消息:库币今日正式宣布,已就加拿大金融交易和报告分析中心(FINTRAC)近期维持其违规通知并处以巨额罚款的裁决提起法律上诉。库币方面强烈表示,该公司从未被认定为"外国货币服务企业",此次罚款金额远超合理范围且带有明显的惩罚性质,因此将依据相关法律程序向加拿大联邦法院提起申诉。 库币首席执行官BC Wong发表声明指出,此次上诉行动的核心目的在于...
01:09
Genie 创始人 Scott Gray 近期重磅推出了一款创新的加密社交交易应用 Share,旨在重新定义区块链世界的互动与交易体验。该应用刚刚完成了一轮高达 500 万美元的融资,由 Coinbase Ventures、Collab+Currency 和 Palm Tree Crypto 等知名机构联合参投,充分彰显了市场对其前瞻性理念的认可。 S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