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立法者即将就备受争议的”聊天控制”法案进行最终表决,这一举措引发了全球隐私专家的强烈担忧。他们警告称,该法案可能严重损害公众对数字通信平台的信任,甚至可能迫使用户转向更为安全的去中心化Web3平台。据悉,这份名为《预防和打击儿童性虐待条例》的提案,要求社交平台在加密用户信息前必须扫描潜在非法内容,但这一做法实质上为加密系统设置了致命漏洞。许多批评者指出,这与欧盟一直倡导的隐私保护原则背道而驰。
Diode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汉斯·伦佩尔明确表示,该提案存在严重问题,不仅过度干预技术细节,更危险的是赋予相关机构几乎不受限制地窥探个人隐私的权力,这与现代数字隐私理念完全相悖。Brickken首席法律顾问埃利森达·法布雷加则从法律角度指出,根据欧盟法院现有判例,很难论证该法案的合法性。她特别强调了《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第7条和第8条的内容,这两条明确保障了通信保密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权。法布雷加进一步解释,客户端扫描机制允许在数据传输前监控用户设备内容,即便没有发现任何非法活动迹象。
目前已有15个欧盟国家明确支持该法规,但多位专家警告称,这一立法举措在法律和技术层面都可能开创危险的先例。伦佩尔特别指出,该法规缺乏有效防止滥用的机制,并引用数据泄露统计显示,超过10%的安全事件发生在政府系统内部。法布雷加则对公众信任的长期影响表示深切忧虑,她强调加密技术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对私人通信保密权的庄严承诺。随着传统社交平台信任度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探索Web3提供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伦佩尔着重阐述了Web3的核心理念,他强调:”不是你的密钥,就不是你的数据。”这一理念体现了数据真正自主保管的原则,即最终用户对自己的信息拥有绝对控制权。法布雷加对此观点表示高度认同,并预测如果《聊天控制法》最终通过,将有大量注重隐私的用户转向去中心化Web3平台。她同时警告,这种大规模的用户迁移可能造成欧洲数字市场分裂,并削弱欧盟在国际隐私规范制定中的影响力。
该法案的通过关键取决于德国的投票立场。目前已有15个国家表示支持,但距离通过所需的65%人口门槛仍有一定差距。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德国投赞成票,法案通过可能性极大;但如果德国选择弃权或反对,该法案将面临失败。伦佩尔对法案最终能否通过持保留态度,但强调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立法辩论已经深刻影响了公众对数字隐私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