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访谈特别邀请到 Bybit 现货业务负责人 Emily(同时担任 Mantle 顾问),深入剖析了 Bybit 与 Mantle 之间的 “三板斧” 协同战略,重点阐述了如何实现 EVM 与非 EVM 生态的无缝融合。在 RWA(现实世界资产)发展路径中,Mantle 聚焦于构建链上底层基础设施,而链下合规与托管服务则由专业合作伙伴负责承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鼓狮快讯立场,不对任何加密货币进行投资建议,鼓狮快讯与 Bybit 无直接利益关联,敬请读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Mantle 顾问视角:未来90天三大优先任务是什么?

Emily:大家好,我是 Emily。目前担任 Bybit 现货业务负责人,同时负责 BYREAL DEX 运营;今年6月30日,Solana 生态的 DEX 也正式上线,这是我们拓展新生态的重要举措。近期我正式加入 Mantle 担任 key advisor,这段经历对我而言非常特别——我作为 Bybit 用户已有五六年历史,是资深用户群体之一。在加入 Bybit 之前,我曾参与 BitDAO 的公募项目。随着 BitDAO 升级为 Layer 2 公链 Mantle,BIT 也转型为 MNT 代币。能够参与 Mantle 生态建设,我感到非常兴奋。

由于 Bybit 与 Mantle 深厚的渊源,双方合作备受市场关注。我们正积极响应社区需求,推动 Bybit 与 Mantle 深度协同,从 Helen 和我加入 Mantle 开始,市场上将陆续看到更多 Bybit × Mantle 的联合升级项目。

关于 “新上任三板斧”,我们优先推进的第一项工作是提升 MNT 代币在 Bybit 平台的实体应用价值。事实上,本周五我们已经发布 Mantle 在 Bybit 的生态路线图,未来将整合更多应用场景。

除了现有功能外,我们还将推出更多以 Mantle 作为计价单位的交易对,并上线 Mantle 期权产品、结构化产品(包括智能杠杆),此前已上线的 Mantle 双币产品也备受市场关注。面向机构端的场景(如借贷等)也在规划中。

总结 Mantle 在 Bybit 平台的应用,可分为三类:第一,如何购买 Mantle?除了现货交易,还可通过 OTC 购买,未来还将上线类似 Discount Buy 的创新产品。第二,如何使用 Mantle?包括上线更多 Mantle 计价交易对,以及借贷等产品,丰富使用场景。第三,持有 Mantle 的优势?例如参与打新,以及手续费抵扣——这是社区长期期待的功能,我们计划9月正式推出:使用 Mantle 支付手续费并享受折扣。同时 Mantle 可参与各类理财与结构化产品,后续还将推出更多活动类应用,我们将针对散户、VIP 与机构账户设计差异化场景。

此外,我们还规划消费与支付场景:使用 Mantle 支付 Bybit 线下活动费用;后续将接入 Bybit Card、Bybit Pay 等支付产品。

Emily:接下来另一个重点聚焦 Mantle 公链本身。行业核心仍是 “资产与交易”,因此我们将重点打造 Mantle 上的优质资产,吸引用户交易。同时,Mantle 将明确定位为面向机构的 RWA 公链,这一战略将是未来数月的核心方向。

Mantle 过去更偏 ToB 定位,在 ToC 与 meme coin 等资产打造上并非重点。我们希望利用这条性能稳定的公链,以及 “大体量 Treasury” 的优势,承载更大规模的资产增量。Mantle 生态历来强调 “大资产” 路径,如 MES、FBTC 等,未来将继续这一特质,并更开放地引入 RWA 资产,包括更多稳定币,以及市场关注的 “股票代币化” 等新型 RWA 资产。

相应地,我们将推进 Mantle 公链技术路线图更新,针对 RWA 场景优化:强化机构级安全性、提升稳定性与结算能力,这些都是服务 RWA 战略的重要准备。

第三大板块是让 Mantle 公链更开放、更融合。这里的 “融合” 不仅指链与 API 层面的衔接,也包括作为 EVM Layer 2,与更多 EVM 公链及 non-EVM 公链生态开展互通协作。未来三个月的重点:其一,短期内实现与 Bybit 生态的深度整合;其二,在 Mantle 上更有针对性地引入与打造重点资产类别;其三,推进公链生态的外延与融合,包括与 non-EVM 生态的对接。

如何理解 MNT 与 Bybit 之间的关系?

Emily:首先,Mantle 的第一性定位不会改变——MNT 是公链治理代币。其次,就与 Bybit 的关系而言,Bybit 平台上可参与 Launchpool、Launchpad、打新等权益的,不仅仅是 Mantle;还有其他资产。Mantle 作为 EVM Layer 2,与 Bybit 关系紧密,但并非平台内 “唯一拥有相关权益” 的资产。我们与 Solana 生态的合作同样紧密,因此推出了 bbSOL 等独家资产;过去 bbSOL 也参与过 Launchpool、Megadrop 等活动。需要澄清的是:Mantle 不是 Bybit 平台内唯一可参与上述权益活动的资产。

关于 “是否用利润回购销毁 MNT”,这涉及 Mantle 代币经济模型的系统性设计,目前仍在讨论中,属中长期议题,短期内不会快速落地。未来不排除对 Mantle 经济模型进行更新的可能性,但具体路径与机制仍需审慎评估。

Mantle 相比主流 L2、公链有什么差异化优势?

Emily:首先,与 Arbitrum、Optimism 等对比,Mantle 是模块化 Layer 2。美国商务部与 Chainlink 的合作中,集成支持多条公链上链数据,Mantle 是首批支持的公链之一——包括 Bitcoin、Ethereum、Solana、Aptos、Arbitrum 等;其中 Mantle 是唯一的模块化 Layer 2。再从技术对比看,Mantle 是第一个使用 ZKP 的 Layer 2。

这一优势在于我们提出的第三项工作方向——更广泛地与 EVM 与 non-EVM 生态融合。采用 ZKP 技术在跨链与跨生态互通上具备明显优势:不仅能覆盖 EVM 生态互联互通,像 Solana 这样的 non-EVM 生态也能更好支持。因此,在技术可扩展性与可融合性方面,Mantle Layer 2 相对更具优势。

至于与 BSC 和 X Layer 这类 “交易所公链” 定位生态相比,Mantle 将坚持 “更融合、更开放”。Mantle 并非为某家交易所而建,从最初启动时就独立于 Bybit 运作。过去两年我们一直面向外部求解,与更多交易所合作;无论是 Mantle Chain 的接入,还是 MNT 代币的上线,都已获得多家中心化交易所支持。总体而言,Mantle 公链将定位为开放金融基础设施型公链,而非 “交易所公链”。

拓展应用场景:Mantle 优先探索的新方向

Emily:除了交易、权益福利、支付等方向,这些都会按路线图推进。接下来我们也会把一些新产品和创新型产品优先与 Mantle 整合。

我们比较务实,没有明确落地前不便对外赘述。只能说我们正在探索 Mantle 与现实生活场景的连接,这一思路也受到 Bybit Card 和 Bybit Pay 的启发;未来 Mantle 可能被更多与金融不直接相关的合作方和场景接受,这也是我们在推进的方向之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Mantle 的大户或持有者,未来是否能在生活方式、出行旅游、以及部分高端展会上获得特定权益?这些都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向。眼下还没有可以公布的具体落地事项,但如果问是否会有新的场景,这是我们确实在做、并会持续推进的工作。

就 Mantle 2.0 而言,在合规性与可扩展性层面的影响并不大。至于是否将 Bybit 平台的 VIP 与机构用户更多迁移至 Mantle 链,我们会从实际业务需求与具体场景出发审慎评估。

我们不会 “为了 Mantle 化而 Mantle 化”。这不会改变交易所现有的合规体系或既有获客需求。我们的方向是寻求协同效应与合作机会,而非为了 “赋能 Mantle” 而牵强调整。

Mantle 如何应对 RWA 赛道合规托管与流动性的现实挑战?

Emily:RWA 作为我们当前的核心战略方向之一,Mantle 在这一流程中扮演的是技术基础设施的角色。至于链下资产的合规与托管等环节,会由专业服务商或合作伙伴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目前已有代币化合作伙伴,由他们专门处理上述事务;这些并非公链基建本身需要承担的职责。

我们现在采取的路径基本如此。与此同时,我们较早支持了 RWA 的代币化,并且成为首个上线 xStocks 现货交易的交易所之一。在 RWA 这一领域,我们与一批走在前面的先行者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

这些合作方已形成诸多最佳实践,包括合规托管与流动性模型等方案。我们以合作方式推进。例如前段时间,Mantle 的相关基金与 Securitize 这一代币化平台开展了合作。总体而言,我们会继续通过与专业代币化机构协作,来推进 Mantle 在 RWA 方向的落地。

我们再回到 Mantle 与 Bybit 的联动。未来 Bybit 虽然把部分 CeFi 产品与 Mantle 做更深度协同,但仍将以真实需求为导向。资金会流向 “赚钱效应” 更强的场景:当 CeFi 行情更好时,用户会偏向使用 CeFi;当 DeFi 行情占优时,用户会更多转向 DeFi。未来 CeFi 与 DeFi 的边界与协作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形成更紧密的融合。这些方向我们都在探索中。并且会坚持夯实基建,确保技术就绪来为流动性打好基础,Mantle 作为模块化 Layer 2,是率先采用 ZKP 的 Layer 2 之一,目前也是采用 ZKP 且 TVL 体量居前的网络之一。前段时间 OP 也宣布将采用 ZKP,这条技术路线在跨生态互联上更具优势。

关于资金与体量基础。Mantle 目前链上 treasury 规模在四十多亿美元量级,能够提供可观的基础流动性。再就是 “资产 × 交易” 的正向飞轮。核心仍在于把对用户有吸引力的资产引上链,先带动真实交易需求;再将生态中的流动性有效分配给这些资产,由资产反哺更好的市场深度,吸引更多用户,形成循环。因此,我们会在 RWA 资产的引入上投入更多工作;接下来,Mantle 链上会看到更多稳定币与 RWA 资产的落地,随后配套更多 DeFi 应用。这些都会循序推进、逐步构建。

跨生态互通:Mantle 打通 EVM 与非 EVM 潜力

Emily:行业一直在讨论 “链抽象”。从需求与应用出发,用户并不需要理解背后是哪条链、什么共识、采用何种机制;他只要 “想交易就能买到,想办的事就能发生”。因此,如果目标资产在其他链上,而 Mantle 侧的用户有需求,我们就应通过跨链桥或自研跨链协议,将其他生态的优质资产 “最快、最安全” 地引入 Mantle,供用户进行交易与各类 DeFi 应用。这是公链应当承接并满足的用户需求。

同时,这不仅是吸引 Web2 用户的关键。归根结底,Crypto 的核心仍是 “资产与交易”。无论是中心化交易所,还是公链,只要资产在那儿,用户就会去那儿。要吸引用户,就要看我们能否更快地承接这些资产,或者更有前瞻性地创造这些资产。

因此,我们既需要对市场保持前瞻与判断力,也需要在技术侧提供更安全的机制与方案,确保 Mantle 能尽快、稳妥地承载更多 “用户真正需要” 的资产。

这也呼应了我们接下来在 Mantle 链上 “有针对性地引入一部分资产” 的做法,这部分资产我们仍会以 RWA 为主。当然,我们也欢迎 builders 到 Mantle 上来构建你们想做的产品,服务 Mantle 生态的用户。

至于为什么 builders 要来?Mantle 是一条相对成熟的 Layer 2 公链。对开发者而言,相较于在 Solana 上开发(我自己也做过 Solana 的 DEX,深知门槛相对更高),在 EVM 生态上开发的门槛更低、上手更快,这是一个明显优势。

其次,在生态与公链层面,我们会为开发者或资产发行方提供支持,既有 “有形” 的,也有 “无形” 的。有形方面比较直观:Mantle 的 treasury 规模可观,这些资金可以提供切实的支持;你的资产上线后,我们会进行撮合与一定的流动性支持。从以往在 Mantle 上线的项目与资产可以看到,我们确实为它们提供过实打实的流动性配套。

无形方面,则是 Bybit 的品牌效应、流量与市场层面的支持。选择在 Mantle 上构建,往往能同步获得与 Bybit 体系协同的资源与导流,这些都是发行方在 Mantle 上能得到的增益。

猫弟:那如果展开来说,会不会有一天在 Bybit 上可以直接买 Mantle 链上的代币?有点像 Coinbase 和 Base 那种关系。

Emily:现在是有的,Bybit 目前可以直接购买 Solana 链上的资产。我们有一个板块叫 Bybit Web3,之前这个产品形态是钱包,但我在 3 月份决定下线钱包功能,转而上线 Solana DEX——ByReal。 后来我们把 Bybit Web3 从 “钱包形态” 转为 “交易形态”,因此 Bybit 的中心化账户资金可以直接购买 Solana 链上的资产;其背后对接的是 ByReal 和 Jupiter。接下来我们也会把该板块扩展到其他生态,包括 EVM 的以太坊会尽快支持,Mantle 我们也会考虑支持。

衡量协同成效:Mantle 与 Bybit 有什么指标与时间表?

Emily:整体 OKR 被细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 Mantle Chain(公链本身)。衡量指标采用较为标准化的公链评估口径,包括 TVL,以及 TVL 的资产结构分布(例如 stablecoin 在 TVL 中的占比、季度目标占比变动),还会跟踪链上活跃地址、DAU、以及 DEX 的交易量等。这些与我们既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第二块是 MNT 资产在中心化交易所(CEX)的表现。Mantle 与多家 CEX 建立合作,近期也已在 Bitfinex 等平台上线。我们会将 MNT 当作一项资产来运营,关注各交易所的 AUM 增长、资金流入 / 流出、交易量等核心指标。

第三块是 Mantle 上的 DeFi 生态。我们会针对性引入重点资产,并在半年后复盘:究竟引入了多少类别的资产?这些资产在生态内的定位与贡献度如何?是否带来真实的链上活跃交易?相关流动性池的 TVL 是否实现增长?以上将构成我们后续重点关注的 Mantle 生态 OKR。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1日

17:38
最新消息来自鼓狮快讯,zkVerify平台成功上线备受期待的链上游戏Space Invaders,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数字娱乐体验。这款游戏不仅操作简单,更允许用户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免费赚取积分,积少成多,兑换成珍贵的VFY代币。据悉,Space Invaders的第一季活动将于9月30日圆满结束,届时所有累积的积分都将按照官方比例兑换为对应的代币奖励,为玩家带来...
17:38
Upbit 平台重大升级公告 据权威财经媒体鼓狮快讯最新报道,韩国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 Upbit 宣布将于 9 月 11 日正式上线三大重磅交易对,包括 HOLO/韩元、BTC/韩元以及 USDT/韩元。此次新增交易对将进一步完善 Upbit 的交易生态体系,为韩国本地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选择。 此次上线计划是 Upbit 平台持续优化服务体验的重要举措。...
17:38
鼓狮快讯重磅发布:备受瞩目的2025年斯堪的纳维亚与北欧游戏展将于今年9月初在瑞典马尔默盛大启幕,本届展会将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的监管革新、前沿技术突破以及负责任的游戏发展理念。该盛会由业内权威机构游戏情报集团(Gaming Intelligence Group)精心策划主办,预计将吸引超过500位行业领袖与高管莅临现场,共同探讨游戏产业的...
17:38
Aave 最新动态:恐惧与贪婪指数稳定在52的中性区间,其价格目前围绕300美元窄幅波动。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平稳过渡,也暗示着潜在的上涨动能正在积聚。 该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总锁定价值(TVL)已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惊人的411亿美元,这一规模已可与美国几家主要银行相媲美。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入不仅彰显了投资者对Aave平台的信任,更凸显了其在DeFi...
17:37
SHIB 估值正面临法律框架的深刻影响,这一趋势在近期市场动态中愈发明显。魁北克等采用民法的地区,通过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披露要求,显著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并增强了机构投资者的信任基础。相比之下,美国等普通法体系国家则普遍存在监管模糊的问题,导致市场波动性显著增加。这一对比凸显了法律可预测性对加密货币市场稳定性的关键作用。 2025年8月的数据尤为典型,SHI...
17:37
鼓狮快讯特别报道:我们始终致力于为您提供最及时、最专业的信息服务。只需您提供希望我们提炼成精简新闻快讯的权威新闻链接,我们将迅速为您生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的摘要版本,确保您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动态。我们的团队随时待命,期待为您处理您指定的新闻素材,助您轻松获取关键信息。
17:37
ShareX重磅发布消费级RWA产品PowerPass,开启无人设备链上资产管理新时代 鼓狮快讯深度报道:在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的浪潮中,ShareX创新性地推出了面向大众用户的RWA(现实世界资产)产品——PowerPass。该产品通过先进的链上技术,将共享充电宝、智能售货机等传统无人设备转化为具有可验证属性的数字资产,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资产配置...
17:37
韩国市场领军加密货币交易所Upbit于2025年9月11日重磅上线以太坊Layer 2解决方案LINEA,并同步推出KRW、BTC和USDT三大交易对,正式进军高性能区块链赛道。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彰显了Upbit在加密领域的市场领导力,更标志着韩国本土区块链生态的又一重要突破。 上线首日,尽管面临空投抛售带来的22%价格回调压力,LINEA依然展现出惊人的市场...
17:37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据链上数据分析师 Ai 姨最新监测显示,知名项目 Virtuals Protocol 在 5 小时前进行了一笔价值高达 1267 万美元的换仓操作,将 2880 枚 ETH 成功兑换为 110.16 枚 cbBTC。这一交易动作再次引发市场关注,也印证了该项目方在加密资产投资领域的敏锐策略。 回顾该项目的投资轨迹,早在今年 6 月 11 日...
17:37
最新消息显示,韩国知名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Upbit 正式宣布新增 HOLOWorldAI (HOLO) 交易对,用户现可通过该平台使用韩元、比特币 (BTC) 以及泰达币 (USDT) 进行 HOLO 的交易活动。此次上线的举措不仅丰富了 Upbit 平台上的数字资产种类,也为 HOLO 代币的流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渠道。作为韩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U...
17:37
最新消息显示,根据 @ai_9684xtpa 的实时监测,知名加密货币协议 Virtuals Protocol 在过去5小时内进行了一笔高达2880枚ETH的换仓操作,成功兑换成110.16 cbBTC,交易总价值折合1267万美元。这一操作延续了该协议在加密市场中的活跃表现,也再次印证了其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精准策略。 回顾Virtuals Protocol的...
17:37
彭博社最新消息显示,渣打集团旗下数字资产托管公司 Zodia Custody 与 SBI Holdings 已正式解散其合资企业 SBI Zodia Custody,该合资公司持股比例达 51%。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合资公司自 2021 年成立至今仅运营了短短两年,便因双方战略方向调整而宣告结束。 据悉,SBI Zodia Custody 曾计划向日本金融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