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狮快讯重磅报道:在上周五于大阪盛大举行的世界WebX Fintech EXPO峰会现场,与会专家就日本稳定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展开了深度探讨,重点剖析了当前监管政策与实际应用场景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本次讨论汇聚了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资深专家Akio Isowa、Progmat公司CEO Tatsuya Saito以及Circle日本区经理Kenta Sakakibara等业界翘楚,由DeFimans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Kenta Sakagami主持。
### 日本与美国:稳定币监管策略的鲜明对比
近年来,日本金融界对稳定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作为一种与法定货币1:1锚定的数字货币,稳定币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金融服务局已于8月19日正式批准了该国首款日元计价稳定币JPYC,并计划于今年秋季正式推向市场。尽管日本监管机构早在2022年就已建立相关框架,为其赢得了先发优势,但美国稳定币如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等早已凭借其先发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应用。今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并由总统签署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人构建了全新的监管体系,其中特别规定了对发行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稳定币发行人实施联邦监管——以Circle旗下的USDC为例,其发行量已高达670亿美元,并受货币监理署监管。
Circle的Sakakibara在发言中着重指出了三方面关键差异:首先,美国市场由于较高的短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使得Tether和Circle的合并发行规模达到惊人的30-40万亿日元;其次,日本较低的利率环境限制了类似产品的增长空间;最后,反洗钱合规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美国,银行体系拥有成熟的反洗钱机制,而稳定币发行人则必须自行承担合规责任,这一挑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 稳定币服务商面临的现实困境
作为日本主要银行联合创立的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平台Progmat的CEO,Tatsuya Saito深入分析了稳定币服务商在运营过程中遭遇的障碍。他特别指出,根据服务商的背景属性(银行或加密货币相关企业),监管要求存在显著差异。Saito进一步解释道:”虽然零售交易规模通常不超过100万日元,但为企业或机构客户处理的大额批发转账业务则必须遵守更为严格的监管规定。如何在所有业务场景中确保合规性,仍然是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 市场潜力与全球连锁反应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JPYC的正式推出标志着日本稳定币市场迈入全新发展阶段。Sakakibara详细阐述了Circle的战略布局:”我们于今年3月底正式在日本开展USDC业务,市场已涌现出多种创新应用场景,包括将批发国际支付和资金管理业务迁移至稳定币体系。我们观察到市场对日元计价代币的需求异常强劲,同时预计《GENIUS法案》将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日本金融生态系统的完善。”
日本在二维码无现金支付领域的丰富经验,为稳定币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宝贵参考。Isowa分享道:”早期多种二维码支付系统曾给消费者带来使用困扰,但通过持续优化互操作性,这一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稳定币的发展或许将遵循类似路径。尽早统一代币标准至关重要。”他补充说,跨国企业的现金管理业务尤其能从内部稳定币中获益:”传统跨境资金转移常受时区限制导致延迟,而稳定币可实现即时结算,大幅提升资金流转效率。”
### 稳定币相较于传统无现金系统的独特优势
Tatsuya Saito着重强调了技术层面的突破:”当前无现金支付系统普遍存在数据孤岛问题,严重制约了互操作性。而基于标准化协议的稳定币能够实现不同代币体系间的无缝兑换。”他预测市场整合趋势:”初期可能会出现多种稳定币并存局面,但长期来看将逐步走向统一标准。”Saito最后发出强烈呼吁:”《GENIUS法案》与JPYC的落地为日本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在稳定币时代,主动参与比被动观望的风险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