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狮快讯重磅报道:MicroStrategy (MSTR) 的股价溢价与比特币 (BTC) 历史表现首次出现脱钩现象。这一变化恰逢比特币代理交易量增长之际,MicroStrategy 作为加密货币领域龙头企业,其股价溢价与比特币的关联性显著减弱。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对 Michael Saylor 金融模式的可持续性质疑,同时数字资产国库 (DAT) 新兴力量正逐渐削弱 MicroStrategy 在华尔街作为比特币入口的独特地位。
自2020年以来,MicroStrategy 通过其独特的金融炼金术策略大规模积累比特币,该策略的核心在于当股价高于净资产价值 (mNAV) 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以溢价购买BTC。然而,根据研究员 Joseph Ayoub 的分析, DAT市场的快速发展正在削弱这一”飞轮效应”。若此判断成立,将标志着关键转折点——MicroStrategy 通过股权发行购买比特币的能力可能面临长期限制。
DAT作为以出售股票换取数字资产份额的特殊公司,自2020年从约100亿美元的净资产规模飙升至超过1000亿美元。与规模达1500亿美元的比特币ETF不同,DAT无法用基础资产赎回股票,其估值更依赖市场情绪而非直接赎回机制。这种模式让人联想到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该信托在2022年熊市中曾暴跌50%折扣。Castle Island Ventures的Nic Carter将当前DAT繁荣与1920年代投资信托热潮进行类比,指出两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随着溢价下降和Saylor日益增长的审查压力,MicroStrategy面临多重风险。部分投资者认为公司最新财报放大了比特币波动性,使股票持有人风险更接近杠杆ETF而非传统软件企业。若MSTR持续以折扣价交易,可能引发股东诉讼要求以接近NAV的价格赎回,或招致监管机构将其重新归类为投资公司。历史案例显示,Tonopah Mining (20世纪40年代)和GBTC (2021年)均因监管变动面临结构性调整。
Ayoub特别警告,股权融资的比特币国库存在饱和风险。尽管数据显示MicroStrategy持有近63万枚BTC且债务可控,但溢价脱钩可能意味着其良性循环正在瓦解。这家将企业比特币战略转化为金融炼金术的公司,或许正面临比熊市更严峻的考验——来自自身独特优势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