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邵诗巍律师
01 案例引入
1、KOL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做推广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JPEX爆雷事件被视为“香港币圈涉刑第一案”,其背后多位明星、网红的代言与推广行为引发广泛关注。据JPEX官网宣称,该公司已取得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的牌照,自诩为“持牌虚拟货币平台”。然而,2022年7月,香港证监会将JPEX列入无牌公司及可疑网站名单,并于同年9月13日发布警告声明,指出JPEX旗下实体店均未获证监会发牌。2023年9月18日,香港警方正式拘捕包括网红林作和陈怡在内的8人,以串谋诈骗等罪名展开调查。
2、KOL为币圈项目站台喊单
项目方西坦(xirtam)自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先进的非KYC区块链声誉建立系统”,其白皮书显示,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免费Play-to-Earn游戏世界,玩家无需购买入场券即可参与。2023年3月起,西坦项目进入推广高峰期,中文区KOL的喊单现象尤为突出。时光、默默、crypto指南针、冲帝等KOL对该项目进行了密集宣传,呼吁散户投资。项目方通过种子轮投资、荷兰拍、公募投资等方式诈骗超过2000以太坊资金,受害人数达数千人。然而,项目方随后跑路,代币价格在几小时内暴跌超90%。据网络公开信息,XIRTAM项目方已在四川绵阳落网,而作为主要嫌疑人的KOL时光和默默也在5月3日发布相关推文后销声匿迹。
3、KOL为项目方发布引流关注推文
据邵律师近期接到的用户咨询(因隐私保护,部分内容已改编),某拥有30万粉丝的KOL在社交平台上收到项目方私信,要求其推广项目,一条推文的报价为900U。该KOL在两周内发布了3条相同内容的推文,总计获得2700U。然而,随后粉丝纷纷留言称该项目方为“杀猪盘”,不少用户在平台购买了大额理财产品,但平台已无法访问,项目方也彻底失联。
02 币圈KOL为项目方做推广,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
若项目方涉嫌刑事犯罪,而KOL在推广过程中起到明显作用,则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并承担刑事责任。常见的涉刑风险包括诈骗罪、开设赌场罪、传销犯罪等。
1、诈骗罪
2024年4月,去中心化博彩类游戏平台ZKasino疑似跑路,邵律师此前曾分析该案(→《被估值3.5亿美元的Web3赌博平台ZKasino,卷款跑路了吗?国内投资者能维权吗?》)。几天后,项目方涉案人员被荷兰财政信息和调查局以涉嫌欺诈为由逮捕。若项目方行为构成欺诈,曾为其宣传的KOL将根据明知程度、参与深度、获利情况等,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
2、开设赌场罪
2024年4月,某微博用户发博称,参与永续合约平台手续费返佣并发展下线,可能构成开设赌场罪的从犯。KOL可能仅通过推文发布推广码或在YouTube视频下方发布邀请链接,若平台系统将KOL链接的访问者与平台交易绑定,KOL就可能成为开设赌场罪中的代理。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或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均属开设赌场行为。
3、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江苏盐城办理的Plus Token400亿虚拟币传销案中,项目方以数字货币增值服务为名进行传销,法院判决陈某等人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刑期2-11年不等。(→《以案释法丨从400亿币圈传销案看Web3游戏如何规避传销风险?》)邵律师近期接到的咨询显示,各地警方仍在持续抓捕该平台代理。根据法律规定,承担宣传、培训等职责的KOL若推广涉嫌传销的项目,即使辩称非项目方成员,仍可能被认定为传销犯罪。
03 写在最后
KOL作为“关键意见领袖”,需承担相应责任。其言行不仅关乎粉丝利益,也影响公众认知。为规避法律风险,KOL与项目方的推广合作必须谨慎决策。用法律术语来说,合作前需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审查合作方背景、经营状况及潜在风险。无论KOL身处国内或国外,刑事风险都是首要考量,因世界各国刑事管辖均具有一定“长臂管辖”特征。若对项目推广的法律风险难以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